本實用新型涉及成型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貨箱加強支架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成型模具,也稱型模,依據實物的形狀和結構按比例制成的模具,用壓制或澆灌的方法使材料成為一定形狀的工具。
參照圖1,加強支架本體包括基礎板、開設在基礎板中心的翻孔、設置在基礎板一側的彎腳、固定連接在基礎板遠離彎腳一端連接有翼板一和固定連接在基礎板一側的翼板二,翼板一背離基礎板一端設有翻邊一,翻邊一朝向遠離基礎板一端設置,翼板一上位于翻邊一和基礎板之間設有凹陷一,翼板二背離基礎板一側設有翻邊二,翻邊二朝向遠離基礎板一端設置,翼板二上位于翻邊二和基礎板之間設有凹陷二,翼板二上位于翻邊二和基礎板之間。
在實際成型加工時,會先將基礎板放置在一個成型模具上進行成型,完成翼板一、翼板二的彎折成型,同步完成基礎板上的沖孔和翻孔,再將成型后的加強支架本體放置在另一個成型模具上完成彎腳,并進行基礎板一側的彎腳加工,但是在第一步成型過程中,基礎板上完成沖孔時,同步完成翼板一和翼板二的彎折,加強支架本體上產生的拉應力將對沖孔造成損壞,使沖孔發生失圓現象,從而導致加強支架本體成型失敗,降低加強支架本體成型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止沖孔失圓,從而提高加強支架成型率的貨箱加強支架的成型模具。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貨箱加強支架的成型模具,包括用于成型的模具一和用于翻孔的模具二;
所述模具一包括上模座一和下模座一;
所述下模座一上固定連接有下模板一,所述下模板一頂部固定設有下模板二,所述下模板二內開設有通槽一,所述下模板一上位于通槽一內固定設有底板,所述下模板一上位于通槽一內設有兩個限位板,所述下模板一上位于通槽一內設有成型塊一和成型塊二,成型塊一、成型塊二和兩個限位板分別位于底板的四個側壁一側,所述成型塊一靠近底板一側呈傾斜設置,所述成型塊一的傾斜側壁上開設有凹槽一,所述成型塊一頂部設有切角一,所述成型塊二上靠近底板一側側壁呈傾斜設置,所述成型塊二的傾斜側壁上開設有凹槽二,所述成型塊二頂部設有切角二;
所述上模座一底部固定設有上模板一,所述上模板一底部固定連接有成型塊三,所述成型塊三上固定連接有壓塊一,所述成型塊三一端底部設有與成型塊一頂部配合的缺口一,所述缺口一一側的側壁上固定設有與凹槽一插接配合的凸塊一,所述壓塊一底部設有與成型塊二頂部配合的缺口二,所述缺口二一側的側壁上固定設有與凹槽二插接配合的凸塊二;
所述模具二包括上模座二和下模座二;
所述下模座二上固定連接有兩個下模板三,位于上方的所述下模板三內穿設有固定柱,所述下模板三頂部固定設有下模板四,所述下模板四上開設有通槽二,所述固定柱穿設在通槽二內,所述下模板四頂部固定設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一端頂部設有傾斜面,所述傾斜面靠近定位板端部一端傾斜向下設置;
所述上模座二底部安裝有上模板二,所述上模板二底部固定連接有上模板三,所述上模板二一端底部開設有讓位槽一,所述上模板三上開設有缺口三,所述缺口三與讓位槽一貫通,所述上模板三上穿設有壓塊二,所述壓塊二底部側壁與傾斜面配合呈傾斜設置,所述上模板三下方位于壓塊二一側固定連接有上壓板,所述上壓板下方滑動連接有下壓板,所述上壓板底部插接有限位銷,所述限位銷包括固定端、滑動端和限位端,所述固定端固定連接在上壓板內,所述下壓板上開設有滑槽和限位槽,所述滑槽位于限位槽上方,所述滑槽直徑小于限位槽直徑,所述限位端滑動連接在限位槽內,所述上壓板上開設有容納槽一,所述容納槽一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下壓板上開設有容納槽二,所述容納槽二內滑動連接有抵觸塊,所述彈簧一端固定連接在上模板二底部,所述彈簧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抵觸塊頂部,所述抵觸塊抵觸在固定柱頂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先經過成型模具一進行翼板一和翼板二的成型,先將加強支架本體放置在下模座一上,將加強支架本體的基礎板放置在通槽一內,位于底板頂部,加強支撐本體側壁抵觸在兩個限位板上,加強支架本體上翼板一的部分放置在成型塊一頂部,將加強支架本體上翼板二的部分放置在成型塊二的頂部,上模座向下移動,帶動成型塊三和壓塊一向下移動,成型塊三上的缺口一與成型塊一頂部的切角一插接配合,成型塊三與成型塊一配合完成翼板一的彎折成型,缺口一側壁上的凸塊一與成型塊一上的凹槽一插接配合完成一般一上的凹陷一成型,壓塊一底部缺口二與成型塊上的切角二插接配合,實現對翼板二的彎折成型,凸塊二與凹槽二插接配合完成翼板二上的凹陷二的成型;
當翼板一、翼板二、凹陷一和凹陷二成型后,將成型后的加強支架本體放置在翻孔模具二上,將加強支架本體放置在通槽二內,位于定位板三頂部,加強支架本體的彎腳位于定位板傾斜面上方,基礎板上翻孔位置與固定柱同軸放置,基礎板上的沖孔和翻孔在固定柱處成型,上模座二向下運動,上模板二上的讓位槽一和上模板上的缺口為翼板一提供放置空間,壓塊二底部與定位板的傾斜面配合呈傾斜設置,用于實現彎腳的成型,上壓板帶動下壓板向下運動,壓緊在基礎板表面,限位銷設置在上壓板與下壓板之間,對下壓板與上壓板的相對運動起到導向作用,同時限位銷的限位端位于限位槽內,對上壓板和下壓板的相對移動起到限制行程的作用,防止下壓板從限位銷上完全脫落,當上壓板下壓抵觸到下壓板頂部時,容納槽一內設置的彈簧張緊力推動抵觸塊在容納槽二內移動,并抵觸在固定柱頂部,與固定柱配合完成沖孔和翻孔;
本實用新型將翼板一和翼板二的成型和沖孔翻孔加工分步進行,目的是為了防止同步進行翼板和翻孔的加工,會在翼板一和翼板二彎折成型過程中,加強支架本體上產生拉應力,造成翻孔失圓,成型和翻孔分步進行,能夠防止拉應力導致翻孔失圓,從而提高加強支架本體的成型率。
本實用新型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底板上穿設有定位銷,所述定位銷穿設在加強支架本體上,所述底板上還穿設有兩個抵觸銷,兩個所述抵觸銷抵觸在加強支架本體背離成型塊二一側的側壁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固定在底板上的定位銷穿設在加強支架本體上,對加強支架本體在模具一上的安裝起到初步定位作用,兩個抵觸銷抵觸在加強支架本體背離成型塊二一側的側壁上,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加強支架本體上基礎板部分的側壁抵觸在兩個定位銷上,可以對加強支架本體的安裝起到進一步定位和限位作用。
本實用新型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通槽二側壁上嵌設有兩個導向塊和兩個限位塊,兩個所述導向塊相對設置,兩個所述限位塊相對設置,所述導向塊和所述限位塊均可拆卸安裝在下模板四上,兩個所述限位塊靠近通槽二中心一側固定設有擋塊,所述擋塊抵觸在定位板頂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定位板安裝后,安裝兩個限位塊,兩個限位塊側壁上的擋塊抵觸在定位板頂部,對定位板起到壓緊固定的作用,再將兩個導向塊安裝在通槽二的側壁內,兩個導向塊的設置對壓塊二的移動起到導向和防護作用。
本實用新型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靠近壓塊二一側的所述導向塊頂部棱邊處設有倒角一,所述壓塊二靠近導向塊的一側棱邊處設有倒角二。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倒角一和倒角二的設置,在壓塊二向下移動抵觸到導向塊側壁之前,對壓塊二與導向塊的滑動配合起到導向作用,方便壓塊二插入到通槽二內,同時防止壓塊二與導向塊接觸時發生碰撞,造成損壞。
本實用新型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上壓板上開設有導向槽一和導向槽二,所述下壓板上開設有導向槽三,所述導向槽一、導向槽二和導向槽三同軸連通,所述導向槽一位于導向槽二上方,所述導向槽一直徑大于導向槽二直徑,所述上壓板與下壓板之間設有導向桿,所述導向桿包括固定在導向槽一內的安裝端和穿設在導向槽二內的導向端,所述導向端與導向槽三滑動配合。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導向桿的安裝端固定安裝在導向槽一內,導向桿的導向端位于導向槽二內,導向端的端部滑動連接在導向槽三內,對上壓板與下壓板的相對運動起到進一步導向作用。
本實用新型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固定柱頂部穿設有導向柱,所述導向柱與固定柱固定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導向柱位于固定柱頂部,導向柱的設置對基礎沖孔和翻孔起到導向和緩沖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抵觸塊頂部開設放置槽,所述彈簧固定連接在放置槽的底部側壁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放置槽用于提供彈簧安裝空間,彈簧端部與放置槽底部固定連接,防止彈簧受到外力作用脫落。
本實用新型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固定柱位于定位板上方一端直徑大于位于下方一端直徑,固定柱上位于定位板上下的連接處設有弧形過渡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弧形過渡面用于基礎板上的翻孔成型,使翻孔面更加光滑。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
1.通過用于成型的模具一和用于翻孔的模具二的設置,能夠先對加強支架本體進行翼板和翼板二的成型,在使用模具二對加強支架本體上基礎板處進行翻孔,防止成型和翻孔同步進行,造成翻孔失圓;
2.通過連接在上壓板和下壓板之間的限位銷的設置,能夠起到對上壓板和下壓板的相對運動起到導向的作用,同時限位銷對上壓板和下壓板的相對運動起到連接限位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背景技術中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模具一中下模座一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模具一中上模座一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模具二中下模座二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a處的放大圖;
圖6是模具二中上模座二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上壓板與下壓板之間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8是上壓板與下壓板連接處,用于體現限位銷安裝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9是上壓板與下壓板連接處,用于體現彈簧連接處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模具一;11、上模座一;111、上模板一;112、成型塊三;1121、缺口一;1122、凸塊一;113、壓塊一;1131、缺口二;1132、凸塊二;12、下模座一;121、下模板一;122、下模板二;1221、通槽一;1222、底板;1223、限位板;123、成型塊一;1231、凹槽一;1232、切角一;124、成型塊二;1241、凹槽二;1242、切角二;125、定位銷;126、抵觸銷;2、模具二;21、上模座二;211、上模板二;2111、讓位槽一;212、上模板三;2121、缺口三;213、壓塊二;2131、倒角二;214、上壓板;2141、容納槽一;2142、彈簧;2143、導向槽一;2144、導向槽二;2145、讓位槽二;215、下壓板;2151、滑槽;2152、限位槽;2153、容納槽二;2154、抵觸塊;2155、導向槽三;2156、放置槽;2157、讓位槽三;2158、讓位槽四;2159、讓位槽五;216、限位銷;2161、固定端;2162、滑動端;2163、限位端;22、下模座二;221、下模板三;222、固定柱;2221、導向柱;2222、弧形過渡面;223、下模板四;2231、通槽二;2232、置物槽;224、定位板;2241、傾斜面;225、限位塊;2251、擋塊;226、導向塊;2261、倒角一;23、導向桿;231、安裝端;232、導向端;3、加強支架本體;31、基礎板;32、翻孔;33、彎腳;34、翼板一;35、翼板二;341、翻邊一;342、凹陷一;351、翻邊二;352、凹陷二。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
一種貨箱加強支架的成型模具,參照圖2和圖4,包括用于成型的模具一1和用于翻孔32的模具二2。
參照圖2和圖3,模具一1包括上模座一11和下模座一12。
參照圖2和圖3,下模板一121頂部固定設有下模板二122,下模板二122內開設有通槽一1221,下模板上位于通槽一1221內固定連接有底板1222,底板1222上穿設有定位銷125和兩個抵觸銷126,定位銷125和抵觸銷126均與底部固定連接,將加強支架本體3安裝到底板1222上,加強支架本體3基礎板31待沖孔處插接到定位銷125上,基礎板31背離翼板二35一側的側壁抵觸在兩個抵觸銷126上。
參照圖2和圖3,下模板一121上位于通槽一1221內安裝有兩個限位板1223,兩個限位塊225嵌設在通槽一1221側壁上,下模板一121上位于通槽內設有成型塊一123和成型塊二124,成型塊一123、成型塊二124和兩個限位板1223分別位于底板1222的四個側壁,成型塊一123和成型塊二124抵觸在底板1222相互垂直的兩個側壁上,兩個限位板1223分別與成型塊一123和成型塊二124關于底板1222對稱設置。
參照圖2和圖3,成型塊一123靠近底板1222一側呈傾斜設置,成型塊一123的傾斜側壁上開設有凹槽一1231,成型塊一123頂部設有切角一1232,加強支架本體3的翼板一34處放置在成型塊一123的傾斜側壁上;
成型塊二124靠近底板1222一側呈傾斜設置,成型塊二124的傾斜側壁上開設有凹槽二1241,成型塊二124頂部設有切角二1242,加強支架本體3的翼板二35處放置在成型塊二124的傾斜側壁上。
參照圖2和圖3,上模座一11底部固定連接有上模板一111,上模板一111底部固定連接有成型塊三112,成型塊三112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壓塊一113,壓塊一113與成型塊三112一體成形,成型塊三112靠近成型塊一123一端底部設有缺口一1121,缺口一1121與切角一1232插接配合,缺口一1121一側的側壁上設有與凹槽一1231插接配合的凸塊一1122,壓塊一113底部設有缺口二1131,缺口二1131與成型塊二124頂部的切角二1242插接配合,缺口二1131一側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與凹槽二1241插接配合的凸塊二1132。
參照圖2和圖3,缺口一1121與切角一1232插接配合,實現翻邊一341成型,凸塊一1122與凹槽一1231插接配合實現凹陷一342成型;缺口二1131與切角二1242插接配合,實現翻邊二351成型,凸塊二1132與凹槽二1241插接配合實現凹陷二352成型。
參照圖4,模具二2包括上模座二21和下模座二22。
參照圖4和圖5,下模座二22頂部固定連接有兩個下模板三221,位于上方的下模板三221內穿設有固定柱222,下模板三221頂部固定連接有下模板四223,下模板四223上開設有通槽二2231,固定柱222穿設在通槽二2231內,下模板四223頂部固定連接有定位板224,固定柱222穿設在定位板224上,固定柱222位于定位板224上方一端直徑小于位于定位板224下方一端直徑,固定柱222上位于定位板224上下兩端的連接處設有弧形過渡面2222。
參照圖4,下模板四223的頂部側壁上開設有供翼板二35放置的置物槽2232。
參照圖4和圖5,固定柱222頂部穿設有導向柱2221,導向柱2221與固定柱222固定連接,導向柱2221直徑小于固定柱222的最小直徑,固定柱222和導向柱2221頂部棱邊均有倒角,基礎板31上的沖孔部位穿設從導向柱2221穿設,直至其沖孔內壁抵觸在固定柱222側壁上,并在弧形過渡面2222處進行翻孔32。
參照圖4,定位板224背離翼板一34一端頂部設有傾斜面2241,傾斜面2241靠近定位板224中心一端高于定位板224端部一端。
參照圖6,上模座底部固定安裝有上模板二211,上模板二211底部固定連接有上模板三212,上模板三212底部穿設有壓塊二213,通槽二2231內側壁上嵌設有兩個導向塊226和兩個限位塊225,兩個導向塊226相對設置,兩個限位塊225相對設置,導向塊226和限位塊225均通過螺栓可拆卸安裝在下模板四223上,限位塊225靠近通槽二2231中心一側固定連接有擋塊2251,兩個擋塊2251均抵觸在定位板224頂部側壁上。
參照圖4和圖6,靠近壓塊二213一側的導向塊226頂部棱邊處設有倒角一2261,壓塊二213靠近導向塊226一側的棱邊處設有倒角二2131,倒角一2261與倒角二2131的設置,方便壓塊二213向下移動到通槽二2231內,防止壓塊二213與導向塊226發生碰撞,壓塊二213底部側壁與定位板224的傾斜面2241配合呈傾斜設置,從而使壓塊二213與傾斜面2241配合完成加強支架本體3的彎腳33成型。
參照圖6,上模板二211一端底部開設有讓位槽一2111,上模板三212一端開設有缺口三2121,讓位槽一2111與缺口三2121貫通,加強支架本體3的翼板一34位于缺口三2121和讓位槽一2111內。
參照圖7和圖8,上模板三212下方位于壓塊二213一側固定連接有上壓板214,下壓板215下方滑動連接有下壓板215,上壓板214與下壓板215之間連接有限位銷216,限位銷216包括固定端2161、滑動端2162和限位端2163,固定端2161插接在上壓板214底部,并與上壓板214固定連接,下壓板215上開設有滑槽2151和限位槽2152,滑槽2151位于限位槽2152,滑槽2151直徑小于限位槽2152直徑,限位端2163滑動連接在限位槽2152內,滑動端2162位于滑槽2151內,限位端2163直徑大于滑動端2162直徑,限位槽2152直徑大于滑槽2151直徑。
參照圖7和圖9,上壓板214與下壓板215之間還設有導向桿23,上壓板214上開設有導向槽一2143和導向槽二2144,下壓板215上開設有導向槽三2155,導向槽一2143、導向槽二2144和導向槽三2155同軸貫通,導向槽一2143位于導向槽二2144上方,導向桿23包括固定在導向槽一2143內的安裝端231和穿設在導向槽二2144內的導向端232,安裝端231直徑大于導向端232直徑,導向端232端部與導向槽三2155滑動配合,導向槽一2143直徑大于導向槽二2144直徑,導向槽二2144與導向槽三2155直徑相同,導向桿23在上壓板214與下壓板215之間設有兩個。
參照圖7和圖8,當加強支架本體3放置在下模座二22上時,在重力作用下,下壓板215向遠離上壓板214一側運動,此時限位端2163在限位槽2152內,并抵觸在限位槽2152的頂部側壁上,限位銷216的設置放置下壓板215完全脫落,限位銷216在上壓板214與下壓板215之間設有四個。
參照圖7和圖9,上壓板214上開設有容納槽一2141,容納槽一2141內固定連接有彈簧2142,下壓板215上開設有容納槽二2153,容納槽二2153內滑動連接有抵觸塊2154,抵觸塊2154頂部開設有放置槽2156,彈簧2142一端固定連接在上模板二211底部,彈簧2142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放置槽2156槽底。
參照圖7和圖9,當上壓板214不斷下壓時,彈簧2142推動抵觸板壓緊在導向柱2221頂部。
參照圖4和6,上壓板214側壁上開設有供翼板一34放置的讓位槽二2145,下壓板215上開設有與讓位槽二2145連通的讓位槽三2157,下壓板215側壁上開設有讓位槽四2158,讓位槽四2158方便翼板二35放置,下壓板215側壁上開設有對稱設置的讓位槽五2159,讓位槽五2159與擋塊2251滑動配合。
本實施例的實施原理為:將加強支架本體3放置在模具一1的底板1222上,定位銷125穿設在基礎板31上的沖孔位置,成型塊三112與成型塊一123擠壓配合,實現翼板一34的彎折成型和凹陷一342成型,壓塊一113與成型塊二124擠壓配合,實現翼板二35的彎折成型和凹陷二352的成型;
將初步成型后的加強支架本體3放置在模具二2上的定位板224上,壓塊二213與定位板224上傾斜面2241的擠壓配合,用于成型彎腳33,隨后上壓板214與下壓板215下壓到基礎板31上,使固定柱222與導向柱2221配合對基礎板31進行沖孔,固定柱222上的弧形過渡面2222對沖孔進行翻孔32處理。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實施例均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技術特征:
1.一種貨箱加強支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成型的模具一(1)和用于翻孔(32)的模具二(2);
所述模具一(1)包括上模座一(11)和下模座一(12);
所述下模座一(12)上固定連接有下模板一(121),所述下模板一(121)頂部固定設有下模板二(122),所述下模板二(122)內開設有通槽一(1221),所述下模板一(121)上位于通槽一(1221)內固定設有底板(1222),所述下模板一(121)上位于通槽一(1221)內設有兩個限位板(1223),所述下模板一(121)上位于通槽一(1221)內設有成型塊一(123)和成型塊二(124),成型塊一(123)、成型塊二(124)和兩個限位板(1223)分別位于底板(1222)的四個側壁一側,所述成型塊一(123)靠近底板(1222)一側呈傾斜設置,所述成型塊一(123)的傾斜側壁上開設有凹槽一(1231),所述成型塊一(123)頂部設有切角一(1232),所述成型塊二(124)上靠近底板(1222)一側側壁呈傾斜設置,所述成型塊二(124)的傾斜側壁上開設有凹槽二(1241),所述成型塊二(124)頂部設有切角二(1242);
所述上模座一(11)底部固定設有上模板一(111),所述上模板一(111)底部固定連接有成型塊三(112),所述成型塊三(112)上固定連接有壓塊一(113),所述成型塊三(112)一端底部設有與成型塊一(123)頂部配合的缺口一(1121),所述缺口一(1121)一側的側壁上固定設有與凹槽一(1231)插接配合的凸塊一(1122),所述壓塊一(113)底部設有與成型塊二(124)頂部配合的缺口二(1131),所述缺口二(1131)一側的側壁上固定設有與凹槽二(1241)插接配合的凸塊二(1132);
所述模具二(2)包括上模座二(21)和下模座二(22);
所述下模座二(22)上固定連接有兩個下模板三(221),位于上方的所述下模板三(221)內穿設有固定柱(222),所述下模板三(221)頂部固定設有下模板四(223),所述下模板四(223)上開設有通槽二(2231),所述固定柱(222)穿設在通槽二(2231)內,所述下模板四(223)頂部固定設有定位板(224),所述定位板(224)一端頂部設有傾斜面(2241),所述傾斜面(2241)靠近定位板(224)端部一端傾斜向下設置;
所述上模座二(21)底部安裝有上模板二(211),所述上模板二(211)底部固定連接有上模板三(212),所述上模板二(211)一端底部開設有讓位槽一(2111),所述上模板三(212)上開設有缺口三(2121),所述缺口三(2121)與讓位槽一(2111)貫通,所述上模板三(212)上穿設有壓塊二(213),所述壓塊二(213)底部側壁與傾斜面(2241)配合呈傾斜設置,所述上模板三(212)下方位于壓塊二(213)一側固定連接有上壓板(214),所述上壓板(214)下方滑動連接有下壓板(215),所述上壓板(214)底部插接有限位銷(216),所述限位銷(216)包括固定端(2161)、滑動端(2162)和限位端(2163),所述固定端(2161)固定連接在上壓板(214)內,所述下壓板(215)上開設有滑槽(2151)和限位槽(2152),所述滑槽(2151)位于限位槽(2152)上方,所述滑槽(2151)直徑小于限位槽(2152)直徑,所述限位端(2163)滑動連接在限位槽(2152)內,所述上壓板(214)上開設有容納槽一(2141),所述容納槽一(2141)固定連接有彈簧(2142),所述下壓板(215)上開設有容納槽二(2153),所述容納槽二(2153)內滑動連接有抵觸塊(2154),所述彈簧(2142)一端固定連接在上模板二(211)底部,所述彈簧(2142)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抵觸塊(2154)頂部,所述抵觸塊(2154)抵觸在固定柱(222)頂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貨箱加強支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22)上穿設有定位銷(125),所述定位銷(125)穿設在加強支架本體(3)上,所述底板(1222)上還穿設有兩個抵觸銷(126),兩個所述抵觸銷(126)抵觸在加強支架本體(3)背離成型塊二(124)一側的側壁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貨箱加強支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二(2231)側壁上嵌設有兩個導向塊(226)和兩個限位塊(225),兩個所述導向塊(226)相對設置,兩個所述限位塊(225)相對設置,所述導向塊(226)和所述限位塊(225)均可拆卸安裝在下模板四(223)上,兩個所述限位塊(225)靠近通槽二(2231)中心一側固定設有擋塊(2251),所述擋塊(2251)抵觸在定位板(224)頂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貨箱加強支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靠近壓塊二(213)一側的所述導向塊(226)頂部棱邊處設有倒角一(2261),所述壓塊二(213)靠近導向塊(226)的一側棱邊處設有倒角二(213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貨箱加強支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壓板(214)上開設有導向槽一(2143)和導向槽二(2144),所述下壓板(215)上開設有導向槽三(2155),所述導向槽一(2143)、導向槽二(2144)和導向槽三(2155)同軸連通,所述導向槽一(2143)位于導向槽二(2144)上方,所述導向槽一(2143)直徑大于導向槽二(2144)直徑,所述上壓板(214)與下壓板(215)之間設有導向桿(23),所述導向桿(23)包括固定在導向槽一(2143)內的安裝端(231)和穿設在導向槽二(2144)內的導向端(232),所述導向端(232)與導向槽三(2155)滑動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貨箱加強支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222)頂部穿設有導向柱(2221),所述導向柱(2221)與固定柱(222)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貨箱加強支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觸塊(2154)頂部開設放置槽(2156),所述彈簧(2142)固定連接在放置槽(2156)的底部側壁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貨箱加強支架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222)位于定位板(224)上方一端直徑大于位于下方一端直徑,固定柱(222)上位于定位板(224)上下的連接處設有弧形過渡面(2222)。
技術總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貨箱加強支架的成型模具,其包括用于成型的模具一和用于翻孔的模具二。所述模具一包括上模座一和下模座一;所述下模座一上固定連接有下模板一,所述下模板一頂部固定設有下模板二,所述下模板二內開設有通槽一,所述下模板一上位于通槽一內固定設有底板,所述下模板一上位于通槽一內設有兩個限位板,所述下模板一上位于通槽一內設有成型塊一和成型塊二,成型塊一、成型塊二和兩個限位板分別位于底板的四個側壁一側,所述成型塊一靠近底板一側呈傾斜設置,所述成型塊一的傾斜側壁上開設有凹槽一,所述成型塊一頂部設有切角一,所述成型塊二上靠近底板一側側壁呈傾斜設置,所述成型塊二的傾斜側壁上開設有凹槽二,所述成型塊二頂部設有切角二。本實用新型具有防止沖孔失圓,從而提高加強支架成型率的效果。
手機:188 5365 6957
郵件:2689957792@qq.com